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枪

第二十四章 度量衡(1/3)

目录

雷风同志在南京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制作一批尽最大可能精确的公制度量衡,以方便日后自己的科研和武备制造。大明这个时候的明制度量衡倒不是不能用,只是换算起来太过麻烦不说,市面上官造和私造的各种尺、称、天平、砝码规制有差异,比如同样是官造的尺子,营造尺的标准长度是32厘米,量地尺就变成了327厘米,裁衣尺却是34厘米。做些粗糙的大件还可以,但造枪造炮那就必须精细。

另外他还需要做一批可以精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这玩意虽然东汉时期就由中国发明出来,但此时的卡尺在刻度精确性上比后世的还差很远,01毫米在后世那是简易型的,但放到现在,也足够他用了。

为此张太岳在南京城里跑了不少店铺,询问过不少工匠,早早就在一家最大的卖衡器尺子的店铺里落了定,由于全部选用这时期已经出现的锌铜合金来制作,其中又少不了铜器铺子里能工巧匠的协助,整个工期相对较长,价钱也不便宜。

其他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差不多了,在等待公制度量衡出货的这段空闲时间里,张太岳已经开始为接下来的科研准备书面材料和绘制图纸了。纸张在明朝时期已经发展到很高端的程度,他又买了家卖纸的铺子自然容易解决,但张太岳不会用毛笔,虽然文字上可以叫胡沁代劳,可毛笔不能绘图却是个大问题,为此他不得不又特地制作了一批铅笔,制作方法却是他从后世的网络小说里学到的,石墨和黏土混合物在提前弄好的简易模具里挤牙膏一样挤出铅笔芯,然后高温焙烧使其变硬,再经油浸处理就行,带颜色的彩色铅笔芯则不需要高温焙烧直接加染料加油加腊即可;笔芯有了,笔杆就更容易做了,圆木棍中间分开,刨出圆槽,裹上铅笔芯再用胶一粘,大功告成。

看着容易,不过真做起来还是花费了张太岳不少的时间,主要是石墨和黏土混合的配方需要摸索,焙烧的火候也要一遍遍试错。他带着鸟人还有另外一个临时雇来的工匠足足干了三天才算真正完成,那之后他就不用管了,交给鸟人在文宝斋后院小批量生产一批,黑色的彩色的都有,甚至简易的铅笔刨刀也做了几个。

鸟人倒是从中看出了一些商机,觉得这玩意给匠人用或者给文人打草稿特别适合,还想放在文宝斋里当个生意来卖,被雷风直接否了,这种小打小闹的生意赚不了几个钱,动静却不小,还是留给网络小说里的其他穿越者来当宝贝卖吧。

那之后张太岳除了每天早上在院子锻炼锻炼身体外,就一直窝在丹凤客栈里,写写画画。六叔则东奔西走忙着帮张太岳雇请工匠,这当中包括铁匠、铜锡匠,烧陶瓷的窑匠,钟表匠,吹烧玻璃的玻璃匠,对,列位没看错,的确是吹烧玻璃的玻璃匠,其实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可以制造无色玻璃,而且用的还是相当成熟的吹制法,只是当时的玻璃乃是低温铅钡玻璃,遇热水就会炸,所以不能用作生活器具,和后世源自西方的钠钙高温玻璃是两种工艺和配方,但生产流程甚至大部分工艺还是相同的,就两点差别,一是温度,二是配方。张太岳并非是要做玻璃器皿或者老花镜望远镜来卖,而是武器研究尤其是三酸两碱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实验,必须要用到无色透明耐腐蚀耐高温的现代玻璃器材,只需要建立一个小型的玻璃窑就足够他使用了。当然,在实验室玻璃器材生产满足之余,顺便再弄些望远镜,步枪瞄准镜也是很有必要。

鞭炮声中,来到了万历四十三年的新年,南京城里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好一派太平盛世景象,金忠派来的两个脚夫都是在凤阳有家室的,早早就被张太岳打发回了凤阳,随行好带了封口述胡沁代笔的家书,以及六叔帮置办的南京特产和年货给义父,礼不重心意到了就行,另外有几羽赛鸽也带回去。听鸟人讲,用来传递信件的赛鸽除了回巢的特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利用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魔威太虚 当太宰穿成宇智波 末世猎人 漫威之赛博冬兵 我在神秘复苏里签到 此刻我复苏了华夏神明 都市之绝代战神萧风 超神采集之从算命开始 修仙从游戏里遇到猴子开始 木叶:从忍界开始的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