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改变

第七十四章 东方第一大港(1/3)

目录

第七十四章 nt

从广昌一上岸,就有关卡收税。拿出在景德镇已经完税的证明也不行。没办法,又上了重税。过了关卡,陈玉锋说“镖旗摘了。你们没听那福建商人说,这一路的税就够我们呛的。不行就得想点办法了。”

于是由李菁在前面开路,遇到关卡,就回来通知商队。商队就停下不走了。晚上,李菁领人悄悄上去,把守关卡的人都打昏,然后通知商队悄悄地通过,雇来的向导和马夫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悄悄地跟着走。这样,一路闯过了几个关卡。反正守卡的官军也不知道有商队通过,只知道被人打昏了,还不敢上报。所以一路上到是把税省下不少。

这泉州不愧是丝绸之路的,东方第一大港。到处停泊着中外的大海船。张知木知道,这泉州在唐宋时期,更是繁华,大明朝禁海弄得已不比从前了,否则会更繁华。

船队靠上码头,还真就看见有海船在卸粮食。见陆成祥他们很着急的样子,张知木说“别急,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还要了解一下茶叶的情况,进口的珠子、香料、宝石,还有玳瑁等。”

陆成祥等船靠岸了就去联系客店去了。张知木在码头上望着那些象小山一样的大海船,心想有一天我会造出机帆船,到那时穿洋过海,就如履平地了。

经过两天的了解。知道这码头上一共有三艘一万五千料的大船、一万料的一艘,五千料的四艘都装着安南稻米,有一艘一万料的正在卸米。另外在漳州还有两艘艘一万料和两艘五千料的大船都是装的稻米。所有这些船上的货主都在找买家。张知木就决定全都买下,条件是整船都要运到淮安,这段运费我们可以付。经过进一步协商张知木才知道,这船主和货主不都是一家,船主一听能挣运费,当然高兴啦,不过提出到淮安必须马上卸货,因为不能耽误海船出洋。谈下来的价钱,简直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和大明朝平稳年间的米价一样,甚至还低一些,最后算上到淮安的运费,一两银子两石。张知木让客店帮着雇了一艘快船,一个通事,陆成祥和李菁赶到漳州,准备去把那两艘船的米也买下来。张知木说“能定下来,就让他们把船调到泉州,我们可以一起出发。”

张知木到码头,和正卸船的粮商商量,准备把他已买到手粮食买下。每石给他加一钱银子。这粮商当然高兴,在码头没动地方,就地就挣钱。和船家商量好,就让卸船的工人把卸下的粮食又装上船。码头工人更高兴,上哪找这活啊,卸完再装。

陆成祥很快就回来了,已经谈好,那两艘船马上就到泉州。和船家粮商货主,签订了文书,交了定金,约定两天后出发,因为有几艘船还在卸其他的货。

定好了这些,张知木说“从西溪下来不少茶船,我们要带一些茶回去。”陆成祥过来问“那些粮商问,以后运来粮食还要不要。”张知木说“要。我正想和大家商量这事。我们带来的瓷器和丝绸,没让大家卖出去,我有个想法。我们是不是也派出人去,到海外苏禄等地方去闯一闯。”陆成祥说这是个好主意,我们卖出去东西直接就拉回货物,实在不行就运回稻子,反正我们不愁销。陈玉锋说“关键是派谁去?”

陆成祥想了一会,说“不行,就别让我侄子陆琪留在扬州了。我看他去行,他人年轻脑子活,跟我经商有几年了。多给他派点人去,应该没问题。”张知木说“只要陆先生舍得,陆琪同意。我看行,在把范松配给他,让他们挑十个人。”陆成祥说“陆琪那不用问,他知道让他办这么大的事,还不高兴地跳起来。”李治说“我那个人也别留给扬州的李茂了,就配给陆琪吧。”张知木说“这出洋在外,风险很大。他们的工资待遇都加到三倍。其他的视情况再说。我们给他们配十万两银子的货,付好到苏禄的运费,再带上一千两银子。我看够了,具体要买回来啥,陆先生好好安排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奥特战士进化手册 最羡人间五月天 我真的是反派啊 设计部的小钢炮 我的黑洞世界 鲛泪珠 我真没想重生啊 王妃肚子有宝物 顾千世界,唯欲红颜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