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七百五十章 沉重之代价(1/2)

目录

军机参谋的讲解,依旧持续,战争的计划,亦是一点一点的清晰道出。

天子眼前的军情沙盘以及军情舆图,亦是随着各方面汇聚的消息而随之变化着。

在天子脑海之中,这一场即将来临的战争,亦早已是彻底勾勒出圆满的脉络。

最终,讲解完毕,天子也没有如往常那般,做批示修改,而是示意众将各司其职后,便孤身一人出了这银川府衙。

从边陲重镇,至腹地之城,这一座银川府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显然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在以往,天子定是少不得微服一番,亲眼看一下这世间百态,可在这一段时间,天子显然早已没了这般心情。

若说没有做出战争决断之前,是诸多顾忌的忧虑缠身,那当下,战争的决断已下,就是如泰山压顶般的沉重压力。

母庸置疑的便是,这一战,就是彻彻底底的举国之力的战争。

举国之力的战争……

仅此一点,纵使是自认见惯了大场面的天子,思及于此,也绝不敢说能坦然面对。

从当前荒野牲畜不如的难民,至今日之大恒天子,其中艰险,困阻,有多少,已然是难以计数。

这天下,能至当下这般国泰民安之地步,有多么不容易,这一点,不仅仅是天子,但凡随着天子从前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文也好,武也罢,哪怕只是普通一小民,想必也能深刻体会。

而这一切不容易,一旦大战开启,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将压在这一场大战之上。

这一仗若是赢了,不管损失如何,尚且都还好说,至少,一战足以保北疆数十载之安宁。

更别说在天子心目中,西北藏地的战略意义,以及当下事实的商贸经济意义。

利完大于弊!

但若是输了……

行至银川城头,天子驻足,眼前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

黄沙席卷,战旗滚滚,领天子号令而来的兵戈汇聚,一切入眸,本该是心潮澎湃之景,天子之心情,亦是难掩之沉重。

在曾经,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是坏得不能再坏了,

就好比那时候的悍然军改,引发天倾之势,但不管如何,那般烽烟四起,哪怕当初天子兵败,大明灭亡,乃至后来的大恒灭亡,又有什么结果,是比之历史上满清入关,血腥数十年,闭关锁国,从此跌落巅峰这个结果,还要差?

无所顾忌,带来的,便是破釜沉舟之势。

而当下,纵使天子再洒脱,面对这些年历经无数艰险积累下的大恒基业,这盛世天下,也绝难再无所顾忌。

举国之力的一战,稍有差池,其中影响,必将天翻地覆。

说到底,当前之大恒,纵使盛世雏形已显,纵使已有一个完整的统治秩序,但大恒,却还未曾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统治根基!

宋之靖康,明之土木堡,如此惨败,却还能保住国统,其根本,就是因为宋明两朝,在开国之君,亦或者开国之后的二代君主,便已将统治根基完善。

如前明,洪武一朝,洪武帝对士绅之苛,也就注定了洪武一朝的统治根基,完完是建立在洪武扫清天下的军威之上,而非一个由下至上,人心所向的统治根基。

至永乐帝,为避篡位之罪,文官士绅地位上升,再至仁宣两帝,亦是彻底拉开了文官治国的序幕,大明一朝,亦是尽收文官士绅之心,统治根基,由此稳固,法理大义,彻底成型。

不管文官士绅这个统治根基弊处如何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官士绅这个群体,就是一个国家统治天下不可或缺的根基。

得不到这个精英群体的心之所向,那一个国家,就不可能长久,一个政权,就不可能稳固。

哪怕当下大恒,看似国运稳固,乃至昌隆,但这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寻宝从英伦开始 魏晋干饭人 我在古代当名师 我,董卓,爱民如子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足坛最强利刃 美食圈外挂帝 掌珠令 穿梭诸天之祖星升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