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之乱世道皇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阖族搬迁为活命(2/3)

目录

稠抢着说道,看这样子,似乎还真有点与李榷对着干的意思。

李榷恼怒,一个郭汜也就算了,连樊稠这种小杂鱼也跳出来与自己争,真是不知好歹。只不过李榷没有说话,心中暗自记着樊稠的过错。

“陛下,臣以为,可分成三段,每段十天,若谁求来大雨,自是在十天之内。”郭汜见樊稠和李傕争执,立刻提出解决的办法。

“善,后将军和郭贵人都深得朕心,请来雨者,封国师,如何?”刘协说道。

“遵旨。”众人同时说道。

施礼完毕,李榷负气而去。郭汜见状与樊稠摇头叹息。杨彪、淳于嘉、张喜面露思考,皇帝今天的表现,明显属意郭汜,是不是应该与郭汜交好了。

旱灾在持续,长安的农业受到重大影响。

大旱之下,首先遭殃的是那些流民和黑人,只不过他们已经被刘协送去了洛阳。

其次就是那些土地不多的自耕农,这些自耕农完全依附在土地上,就算丰年,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除了交税,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现在大旱到来,首先破产的就是他们。不过自耕农大多是有计划有安排的,眼看难以维持生计,自耕农留下能够维持生计的粮食,其他的人开始寻找出路了。

裴汶就是长安周边的自耕农,过去家境好些的时候,裴汶还上过几年学,后来有些力气了,父亲就带着裴汶学习耕种。

识字的裴汶在家族中还是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族中的重大事情,很多时候都要裴汶去参谋参谋。

今天族长召开全族大会了,裴汶不用猜就知道,是为了应对目前的大旱。

气氛非常低沉,族长看了几眼大家,长吁短叹了好一阵子,才开始说话。

“诸位族人,大家是各家的代表。叫大家来,就是商量一下裴家下一步怎么打算,老三,说说你那一支的情况。”族长点着第三支家。

“族长,你是知道的,第三支家依附王家,佃户最多,如今大旱,王家自身难保,已经同三支家好多族人解除了契约,不再庇护裴家的人了。目前三支家有四十六人,上年收的麦还剩五石,如果四十六人都吃这点麦子,以半量供给,也只能吃半月。目前大旱,地里没有野菜等充饥,恐难生存。”三支家的家长低沉的说道。

“唉,裴汶,你那一支怎么样?”族长问。

“族长,本家大多是自耕农,情况呢,比第三支要好一些,家中还有麦七十余石,可是吃饭的人也不少,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六十余口。”裴汶说道。

族长看了裴汶一眼,没有说话。裴汶知道,自己这也是迫不得已,才说的谎,家里有九十多石粮食,但是六十多口人啊,这点粮食还得撑到明年三月麦熟啊,裴汶也是想给自己这一支留一点,能够多活一个是一个。

“第四支家。”族长的脸越来越沉。如果雨水充足,现在这个天气,地里满是野菜,每天一点麦饭就着大把的野菜,日子就过下去了。可是现在不行啊,地里连一点绿色都被烈日晒没了,吃什么呢?

“族长,怎么办呢?”各支家汇报完了,第九支家的人问道。

“唉。”族长叹道:“大旱,我也难。”

族长多少也有些文化,说起话来有点酸。

“要不咱们也去逃难吧。”有人提议。

“是该逃难,把粮食留下来,给家族留点种子。”族长说道。

“咱们去汉中,从子午谷穿过去,听说走快一点,几天就能到汉中,听说汉中有个太守,在道路边上的棚子里面放着粮食,路过的人饿了就可以吃。”第二支家的人说。

“汉中不可去,哪儿虽然有路边放粮食的举动,可是一旦安置下来,每年必须先天师道缴纳五斗米。想想完清了朝廷的赋税过后,在拿出五斗米是个什么概念。要我说就去荆州,听说武关道的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恐子 八荒风水镇万道 琉生传 赤侠 你不作会死啊? 提灯驱邪人 希望你对修仙也是这个态度 沧海扬帆 大反派也有春天2 从jojo开始的奇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