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撞上更年期

第二百零七章 血染长安(1/2)

目录

最近安禄山很高兴,因为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大唐帝国的核心之地长安城。

攻破潼关后,安禄山本以为要跟唐军进行一场恶战。所以她并没有贸然前进,而是自各处集结军队,准备联合攻打长安。

万没想到,就在安禄山紧急备战的时候,没等来唐军军情,却等开了李隆基西逃的消息

送来消息的,是李隆基新任西京留守崔远光的儿子,他不但送来消息,还送来一份大礼长安城。

皇上刚走,崔远光就向叛军送去了投降的意愿。但我们不能骂他脸皮厚,因为还有一个脸皮更厚的边令城。

李隆基逃走以后把所有的宫门钥匙都交给边令城保管,而边令城呢,转眼就把钥匙送到了安禄山面前

怎么说安禄山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但是望着崔远光的降书和边令城的宫门钥匙,安禄山高兴的一夜没合眼。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安禄山命大将孙孝哲率军进入长安,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就此陷落。

作为大燕国皇帝的安禄山对长安并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并没有将都城迁往长安的打算。但是长安毕竟是李隆基的老家,从哪方面讲都不能不重视。

于是,他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远光为京兆尹,负责处理长安事务。同是命令安忠率军率军驻扎于宫苑,镇抚关中地区。

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最高领导,那就是孙孝哲。

孙孝哲是契丹人,他跟安禄山的关系比较复杂,起初孙孝哲是给安禄山牵马的随从。后来不知怎么的,安禄山竟然看上了孙孝哲的母亲

于是乎,孙孝哲成为安禄山半公开的继子之所以半公开,是因为安禄山和他母亲的关系也是半公开,并没有什么名分。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孙孝哲飞黄腾达,在高邈、何千年他们被杀后,成为安禄山身边仅次于庄严的红人。

安禄山自立为帝之后,孙孝哲不仅加官晋爵,还被封了王位,风头十足。

或许因为他出身卑微,又是靠母亲上位,所以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战战兢兢的日子过久了,一旦飞黄腾达、出人头地,难免心理上发生极端的变化,一种变态的变化。

孙孝哲总管长安后,将骄奢淫逸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生活上,非山珍海味不吃、非大家闺秀不睡、非名马不骑、非裘衣不穿

性情上,也变得非常嗜杀,动不动就草菅人命。这样一个人主政长安,其结果可想而知。

没来得及逃走的皇子皇孙、嫔妃官员的命运,注定悲惨。一场血雨腥风,将登陆长安城。

孙孝哲在长安到处抓人,李隆基的妃子儿女、皇室亲族、太监宫女、朝中大臣,以及那些胆敢提出反对意见的人。

当然了,被抓的这些人的命运是不同的。

首先是李隆基的妻女和皇室宗亲,比如嫔妃、公主、驸马等等这些人,只要抓到,立刻就会被杀掉,丝毫不留情。

不但被杀掉,还会被挖出心脏堆在一起,祭奠安庆宗的在天之灵。

相比皇亲国戚,太监宫女的命运要好的多。他们被抓到后并不会被杀,而是直接送到洛阳,去皇宫伺候安禄山。

不过,同是送去的,还有一群大臣

长安城中官员的下场也各不相同,如果家中有人跟随李隆基入蜀的,那么一家老幼都会被杀掉。如果是杨国忠的亲信或者得罪过安禄山的人,也会被杀掉。剩下的,都会被送到洛阳,为安禄山服务。

在这一波投降安禄山的大臣当中,有三个分量极高的人前任宰相陈希烈、张垍、及其兄张均。

这三个人都是李隆基的近臣,而且位高权重。他们之所以投降安禄山,完全是出于对李隆基以及朝廷的不满。

陈希烈不用说了,他投降的原因很明显不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之升级锁定俊王爷 青书无敌 我来自惩罚世界 横流陶风澈随月生 萌宝来袭:总裁追妻套路深夏云果战少天 十方无敌卫大郎 给人灌顶也会上瘾 忠义门之问道青天 苏暖暖厉衍琛 冒险者乐园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