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第七十四章:蛀虫(2/3)

目录

姜云明闻着皂荚的气味又叹了口气又忘了肥皂这玩意儿了,算了,最近的事情太多了,还是等以后再说吧,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坩埚的事情。

泡了好一会儿姜云明才从浴室里出来,而李丽质已经安排厨子做饭去了。

“夫君这是怎么了,早上走的时候不是去找魏大人了吗,怎么弄的如此疲累?”李丽质给姜云明按着肩膀好奇的问着。

“唉,别提了。早上和魏大人聊了几句父皇就来了,然后说起了火药署造出了当初我说的火枪,然后我们就一起去看了。”姜云明叹了一口气。

“火枪?和火炮一样吗?”李丽质的小手没闲着的给姜云明按摩。

“不太一样,火炮是攻城守城的,火枪则是杀敌的,和弓箭差不多,但是现在的火枪还是太粗糙了。我知道的一种枪械能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之外精准杀敌。”姜云明想起了后世的狙击枪随即又摇了摇头,太遥远了,自己估计是看不到它能在大唐展现它的威力了。

“上千米?”李丽质惊讶的捂住小嘴。

“是不是很难让人相信?每个发明在几百年之前看来都是疯狂的想法。若不是真的看到火药的威力你能想象得到一堆你常见的东西混合在一起能有那种效果吗?”姜云明笑着拉下了李丽质的小手。

“也是啊,在宫里的时候每年冬天都用木炭取暖,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还有这样的用途。”

姜云明其实不太喜欢把外面的事情带到家里来,自己在外面烦恼的事情让李丽质知道了也只会让她徒增烦恼。

“饭做好了吗?先吃饭吧,跑了一天还真的饿了。”姜云明止住了这个话题。

贞观初年的旱情在水车的推广之下有了些许缓解但是依旧有很大的影响,高粱大豆等作物的收成比往年都差了很多,本来李二有意控制着上调的粮价再次上涨。

在姜云明看来士农工商的划分已经变了味道,变成了纯粹的阶级歧视。一天天埋头苦读之乎者也的士子有什么用?元代的诗人一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尽了士子心里的梦想,但是在姜云明看来纯属扯淡,他觉得爱迪生说的对,纵使你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没什么用,成功是个满值,没有那百分之一你什么都不是。

世家很快也进场了,他们似乎看出了李二和姜云明当初的目的。一手压制盐价收粮玩的他们团团转,但是入夏以来的旱情又使得粮价上涨,世家们觉得自己被摆了一道。他们哪里知道李二和姜云明图谋的并不是眼前的这一点,若不是之前李二特意控制粮价上调了一些的话现在的粮价还要低很多,在明年的蝗灾面前这都是毛毛雨。

世家的入场导致粮价飞速的上涨着,李二没有选择放粮平抑粮价,离明年的蝗灾越来越近,李二只想守好这些粮食。

但是人的贪心永远不能小觑。后世著名的马老师说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高利益的驱使之下终于有人铤而走险看守粮库的粮官监守自盗,短短几天时间就伙同守卫运出去了上万斤粮食。

在李二的震怒之下大理寺很快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但是让刑部尚书李靖感到棘手的是这监守自盗的主谋是侯君集的人。

李靖深居简出不想功高盖主所以很少与官员接触,而这件事情事关侯君集就使得李靖更不愿意去处理,最终他写了封奏折让人送进了宫里。

接到李靖奏折的李二也很头疼,侯君集是唐朝的开国功臣,玄武门的时候更是控制了自己的老爹还有一众朝臣才使得自己大事得成。一时之间李二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头疼的李二最终招来了自己的智囊们想要商量个结果,犹豫之后还带上了姜云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闪闪知我意 陈阳唐婉 我老婆真是太聪明了 我有颗七窍玲珑心 铁血幽魂 天唐锦绣房俊 超神四十五亿年 重生之嫡女归来郁嘉宁璃王 重生之职场团宠 沈蔓歌叶南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