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桃花坞

第79章 鬼子进村(2/3)

目录

“杨爱卿啊!你这收了麦子再种下去,秋粮还能来得及收成吗?耕田就要不少时候吧?”

“这个呀,臣一边命人收割,一边命人耕田,再下种子,一亩地一个时辰内就可以完成。也就是说,五月初收麦子,收完马上翻耕,撒下种子。到九月中旬便可以收割秋粮,又马上翻耕,等麦苗长高后便下雪了,一点也不担误功夫。”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到这绿油油的麦田,他们低下了头颅,当初反对最激烈的就是他们两人。

如今亲眼看到了,他们还有什么话要说?简直是无话可说!所以他们全程一路无言。

李世民拔起几株麦子,看着已经转黄的麦穗,他乐呵呵的道“这些麦子,朕就拿走了,朕要拿回去祭奠神农!”

杨义听了撇撇嘴这尼玛还真是靠天吃饭,要是早早听自己的话,如今的北方地区,到处都是麦田了!

“陛下您随意,臣没有意见。只是可惜了,被千牛卫踩坏的那十多亩麦子。”

李世民眼牟一凝,看向杨义“你小子也忒小气了,朕还没问你收税呢,你倒是怪起朕来了!”

杨义一阵无语,法律上明明写着,新开荒的土地两年内不收税。可他也不想争辩什么,这时候虽然有法可依,但皇帝只要一句话,那就是言出法随,说收你的税,就收你的税。

李世民很高兴,下山的时候都抱着那一捆麦子。也不让宦官接手,搞得他那龙袍都埋埋汰汰的。

当众人下得山来,金沟村口已经闹翻了天。这里一车车的铜钱停在路边,怕得有好几万贯。

众大臣纷纷找到自家马车,将一箱箱铜钱搬了下来,吆喝着要收购村民手中的镜子。

李世民对这些事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斥责臣子做生意。他吩咐杨义,李崇义、程处默等将军的儿子们,很佩服杨义的威武,决定留下来一起训练,希望杨义不要藏拙。

李世民很高兴的走了,杨义气得就想骂人。这特么的,都赶一块儿了!

权贵的吆喝也有成效,刚开始倒是有些人卖了,可是镜子一少,就更值钱了。有的人家甚至都没出家门,便被某大臣的家丁堵在门口。

然后,某大臣亲自到家里跟他们谈价格,搞得人心惶惶的。

有些没见过世面的人家,见涨了百来贯钱就卖了。但也有胆大的,直接留到最后,但还是不肯出售。

但是,就算捂得再紧,也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在庞大财力的贵族手中,村民手中的镜子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被刮得干干净净。

可是事情还没完,当有人发现连孩童玩的珠子也是玻璃球,他们不能淡定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孩童玩的玻璃球里是没有气泡的。

有波斯商人带过来卖的那些玻璃珠子,里面坑坑洼洼非常多的气泡,即使是这样,还能卖出天价。而这些没有气泡的玻璃珠子,更令这些权贵们爱不释手。

就在他们为玻璃珠而高兴时,又有人发现了一种农具。

他们家里都是有很多田地和牛的,每年累死的牛都有十之一二,就是因为拉的直辕犁太重了。

而两头牛一个犁显然不划算,既浪费了牛力,也浪费了人力。

当他们在这里发现的这种犁,仅需要一头牛一个人便可以操作。而且犁地的速度,比他们那笨重的直辕犁快一倍还多,又怎能不令他们疯狂?

这还没完,又有人发现了新鲜玩意,这是一个两头空的椭圆形球。这种两头空的椭圆球,只要照在灯盏上,不但亮光加倍,而且还不怕风。

当这个灯罩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时,没过多久又有人发现了,某位居民的屋顶上有一片像瓦一样的玻璃。那玻璃瓦盖在屋顶上,在白天不用点灯,屋里也比灯火通明光亮。

这更不得了了,权贵们蜂拥而至,如鬼子进村一般,横扫了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傻爹地,你凉凉了宁暖宫轩烨 叶飞木雨欣 许南栀江北慕 朱由检周皇后 叶辰秦洛雪. 陈小北洛菩提柳玄心 韩潇苏芊雪 林平李芸汐 我的美男总裁老公 和美女上司的荒岛生涯张起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