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四天灾

第三章 不堪一击的侠客们(1/4)

目录

自古以来攻城战,爬城和夺门最为凶险。皆因这两处都是守城方重点防御之地。

虽然天佑大清,潼关城头的火炮因为火药填得太满,把自己炸飞了。可明显马世耀没安好心。城门里面还不知道埋伏了多少伏兵。

这城门口不知道还要流多少血,血战几番才能攻下。

还好因为地势的原因,潼关的东门只有一道城门,里面并没有建瓮城,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即便是耿仲明万般的不情愿,可是多铎军令已下,便没有更改的道理。而此时也确实机不可失。城门大开,城头上乱作一团。正是抢夺城门的大好时机。

如果回大军之中,再慢慢的派兵点将。说不定马世耀那边也把城门重新封上了。

耿仲明左右看了一眼,发现身边只带了几百家丁亲卫。这些家丁可都是都是自己的宝贝疙瘩。几乎每个都认了自己为义父。

这一次进取中原,自己所辖部队足足能有一万多人,可大半却是入关后收的一些投降的汉军。真正称得上精锐的,也不过手下这不到一千人的家丁亲卫。

明末流行蓄养私兵,把队伍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士卒收归武将自己的门下作为家丁。有的甚至会拜武将为义父,改姓为家主的姓氏。

普通军户与家丁的待遇自然也不尽相同。普通卫所的军户想吃饱都成问题。可这些被选为家丁的亲卫则属于武将自己的私产。能有武将自己一口吃的,就不会饿了这些家丁。

当然在战场之上,这些家丁、义子们也是真正能出死力的存在。

当年丰臣秀吉一统日本。集齐日本最能打的将帅,组成九大军团攻打朝鲜。在碧蹄馆一役中更是设下埋伏。三万人去打明朝将官李如松的队伍。

李如松只有两千人,可这两千人却是真正的精锐,大部分都是自己蓄养的家丁。

结果即便兵力相差十倍,又在日本的有心算无心之下。李如松的家丁部队硬是抗住了几万日军精锐的轮番进攻。足足打了一天一夜不分胜负后,才互相撤军。

这私兵家丁的战力,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家丁虽然战力强悍,蓄养精锐的费用却也惊人。

崇祯十七年,大顺军还未破北京城之际。崇祯皇帝招来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说能不能把山海关外的关宁铁骑调回来去打闯逆。

吴襄说臣虽然号称六万人马,不过真正能打的也就三千家丁。可是陛下您放心,我这三千家丁可谓以一当百。如能调回关内,保证能为陛下尽歼闯逆大军。

崇祯大喜,问大军开拔需要多少钱。吴襄说非纹银一百万两是不能动的。之后给崇祯算了一笔细账,告诉崇祯为什么三千家丁就需要这么多钱。

当时史书上只记载了九个字“上佇思良久,深然其语”

由此可见这家丁私兵是每个主将的心头肉,非必要时候,耿仲明是绝对不会轻易动用自己的家丁队伍的。

这攻占城门其实就是个粗活,一般都是让杂兵们去蚁附攻城。如果实在攻不下,也要等把守军的锐气磨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派出自己的家丁一战功成。

现在机不可失,想到自己的亲卫家丁就要去添潼关城门这个没有底的黑窟窿。耿仲明可以说心头都在不断的在滴血。

不过军令如山,耿仲明也没有办法,如今机不可失,大军都压在后阵,回去调遣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身边有多少人算多少人了。

耿仲明咬了咬牙,将身边的几名亲卫统领叫在一起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催动战马,向潼关城门杀去,

此时,原本等在城门口,准备献城投降的马世耀早已跑入了潼关城内。

事实上当他看到那个吕祖打扮的道士从城头一跃而下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好了。慌忙间拉起牛道士,和一干大顺官员没命的向城内跑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离别其实是甜蜜的 胥岁 这样的哥哥肯定是邻居啊 异星遗迹猎人 斗罗之鬼影魔鲸 植物助攻指南 嫡女风华腹黑将军 精灵世界之神奇系统 斗罗之开局银龙王 小鱼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