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培养奉先开始

第十二章:见董卓(下)(2/2)

目录

英论功行赏呢!吕英来的路上便一路思索,自己想晋升只有两条路子可走,一是最基础的举孝廉,这是为官吏晋升的正途,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有严格的数量标准。

起初郡县,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而并州,幽州,凉州地处偏远的边郡,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董卓现在为并州刺史,安排一个孝廉还是很稳妥的,但是此种晋升优势是胜在稳当,劣势也是太过稳当。

一般举孝廉后,朝中有人的会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熬个十年八载,也有机会任职个千担大员;而朝中没人的,便下到地方做个县丞,熬个数十年,也会有机会任职个千担大员。

吕英心底明白,再过十年,黄巾之贼满地走,朝中大臣不如狗,那个时候,文职的优势会无限缩小,武职的优势会不断扩大。

所以吕英是不想入朝为官,走这个正常的晋升路线的。

而另一条路子,便是以军工为晋升之阶,就是从军打仗,这个是只有战时特有的机会,例如按照正常历史中的孙坚,便是走了这条路子,在黄巾之战中一战成名,短短三、四年,从佐军司马做到了长沙太守。

而佐军司马说难听点,就是战时的一个伍长,但是所领兵马视情况而定,这样看来,吕英比孙坚的还高上半筹。

本来这样的战事在黄巾起义前是很难遇到的,但是眼前,便有了这个机会张纯和鲜卑带来的危机,而现在士大夫乃至朝中宦官,都不会允许大汉威严扫地,甚至在派兵打这一仗的更会出现难得的统一。

董卓能如此问道,便是有心提点吕英,若吕英能明白其中道理,他不介意顺手提拔这个年轻人,如若吕英是乃迂腐书生,满脑子都是进京进京,那董卓也做个顺水人情,放任吕英自生自灭了。

可是,吕英乃穿越之人,能如何看不透这点点滴滴?

“吾有一腔热血,愿追随董公,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保大汉威名不堕!”吕英猛然后退一步,弓腰抱拳。

董卓听到这,笑容慢慢洋溢开来这个小子,和自己一样有眼光,知晓军功才是硬道理,没事进京去伺候那皇帝老儿作什么?找罪受吗?不曾听过伴君如伴虎吗?

而且吕英这话说的,更是让董卓一个欢喜,董卓主战本是一己之私,被吕英这么一抬,成了保家卫国,乃是为了天下,为了大汉。

这董卓能不高兴么!“哈哈哈哈哈”一顿爽朗的笑声后,在众人侧目之下,董卓竟然解下腰间佩剑,亲手送于吕英。

“那便请少年英雄,与我一起保家卫国!”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不想成为叛徒呀 没有人比我更懂诸天 收尸客 雷小闪逃生记 荒野生存就得宝箱 澳洲风云1876 旁门剑尊 我在诸天偷东西 她的人生我只是一个过客 我有一座野生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