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铁佛城首富

第七十三章 总包“明月湖”(上)(1/3)

目录

天利公司和明月湖公司签约成为总包商,瞒住了东北那家建筑公司。在刘和平起草的约定中有一条,东北建筑公司的施工量,将最终统计到天利公司的名下。当然结算收入,少不得人家。因为和才董可靠的熟人关系,当初东北公司和明月湖公司并没有书面合同,只是简单约定好了价格边施工边结算。因而,签约中关于东北公司的条款,理论上并无法律障碍。

丰总和刘东升心照不宣,东北公司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天就省他们一天的人工投入。

东北公司的冯总也正在纳闷,明月湖公司拨款越来越少,天利公司反而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施工也越来越快,就旁敲侧击地和丰总攀谈。丰总说天利公司在垫资施工,明月湖将支付高额利息。并反问冯总可不可以也垫资施工?冯总一脸地苦笑无法作答。

到了五月份,刘东升第二次筹集来的一百八十万又快用完。方预算员告诉刘东升,还有最后一个数,除去人工费再有一千万,明月湖别墅就会全部竣工。刘东升转道深圳,再次坐上回铁佛市的火车。这次连卧铺也没有舍得买,坐着吃,坐着睡,一天两夜坐到铁佛城。

回到铁佛村,头一天没找到刘东强,知晓他来意的刘东强在和哥哥躲猫猫儿。

刘东升只好先找到老哥儿,让他把养殖厂的鸡鸭猪羊尽快地全部低价卖掉。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虽然老哥儿不情愿,也只能依了。刘东升好生劝慰,答应半年后再投资。

找到永旺叔。刘永旺说生意不好,现在时兴现场浇制混凝土,建议把预制厂改成商品混凝土公司。刘东升承诺,半年后明月湖完工一定投资商混公司,只是眼前还要长辈大人顾全大局,暂时停工。刘永旺对预制厂虽有不舍,但也依了东升。停产的预制厂,贡献了六十万。

地无可种,孙子也用不着他看。不久,闲不住的农民刘永旺,竟去了方程公司电教室蹭了一年的课。谁说三十不学艺四十不读书?五十岁的刘永旺不管明嘲暗讽,蹭了一年北京大学eba管理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刘永旺听eba大开眼界。听不懂,地老鼠不出窝儿硬灌,硬灌也听。没有人知道,刘永旺到底中了哪门子邪。

十大碗儿饭店也被刘东升榨出了十万块。躲过初三躲不过初四,刘东强被刘东升抓到,给挤出了三十万。养殖厂卖了四十多万,总计一百四十多万,又打到了深珠市公司的户头。

刘东升没钱可用,曾经和他一起竞争工具厂的徐大海却钱无可用。白絮飘飞,花光柳影中,徐大海揣着七百多万的银行卡,正在佛城区的街头悠闲地散步,寻找着新的营生。

终究不是干工厂的料儿,短暂的一年兴盛之后,工具厂的经营是白露后的庄稼一天不如一天。工资拖欠社保拖欠,产品卖不动。正当徐大海一愁莫展之际,铁建集团相中了工具厂的地盘儿。赶在铁佛市推出《城市经营用地出让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办法》之前,铁建以上千万的价格买下了工具厂的地块儿,工业转商业,第一次搞起了房地产。铁建、徐大海和工具厂的职工们皆大欢喜。职工们领了拖欠的工资,补交了社保,徐大海转手有了七百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徐大海打算买下东方红大道中段一条沿街二层商铺。两千一平方米的价钱,两百米长三千多平的商铺,七百万可尽收囊中。计划着部分商铺做生意,部分做出租。倘如是,十几年后这三千平店铺会涨到两万多块钱一平,那样他的资产足可翻上十倍,变成七千万。正当徐大海和房产公司谈妥,准备签约交钱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到了区民营经济委员会郝胜超副主任的电话。正是造化弄人,一个电话误一生。

郝胜超知道徐大海卖了工具厂,盯上了他的钱也盯上了他的人。

郝胜超告诉徐大海,可以建一个牛奶厂。老百姓生活质量改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青浦云悠 不会真有人觉得有钱不快乐吧 龙背上的训练家 我自幽冥路过 斩浮屠 从斗罗村民开始 异界平平无奇修仙记 逆天大叔 大道玄元光 林小北的游戏赚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