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铁佛城首富

第二十四章 三千里贩粮(1/3)

目录

铁佛市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要建职工住宅楼,相中了离城区不远的铁佛村的一块地盘儿。

人保公司的负责人提着礼品来找村支部书记商量,被主任程耀旗看在眼里,越发得感觉这官大一级的份量。拿着刘东升粮场分红的钱,以为村里办事的名义,到铁佛城商场买了贵重的物品,悄悄地去了已有些熟识的乡长家里。

大口大口地吃进着,又大口大口地吐出着,铁佛村一年多的粮食吞吐量,超出了村子有史以来粮食产量的总和。没过多久,附近个县的粮食已经被各个粮场收的所剩无几。一时间方圆百里,无粮可收。铁佛市农民大贩粮,上了省报的新闻。

从小要饭的刘东升,对粮食有着别人没有的直觉。去年大赚一笔后,上半年又买了现代化设备上马了面粉厂。不光是附近村民拉着麦子来“换面”,雪白的面粉也卖到了取消了粮食供应的城区,卖到了城里粮店和食品厂,因为价格便宜分了国有佛城区面粉厂的一杯羹。

而总也有一些市民,天然地信赖老国有面粉厂的名头,对农村个体户不屑一顾。即使做出出粉率很高的特等粉,市民也会有怀疑的目光,让刘东升特别扭。

对于已经尝到收粮甜头儿的刘东升来说,无粮可贩就像大胃口的饿汉子仅有一两口的吃食,那种难受劲儿还不如一口也吃不上。想来想去,他决定去岳父的家乡,那个“北大仓”的黑龙江去找粮食。人们劝他三思而后行,连永旺叔都认为是异想天开。说人家国家粮局想不到去东北调粮么,哪里还轮得到咱们村儿里的小老百姓?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过去黑龙江的很多地儿荒野茫茫沼泽遍布,而千百年形成的黑土层最适宜农耕。建国后几代人努力开荒,“北大荒”成为“中华大粮仓”。

东升只觉着是机会,也不听劝。管他中不中,他要饭儿的溜狗,要到东北穷乐喝一圈儿。

程耀旗来告诉刘东升,说人保公司要占村里的地儿建职工住宅,这嘴边儿上的肉无论如何不能让别人吃去的。刘东升说主任叔咱们英雄所见略同,姜是老的辣,这事就靠你老了。

去火车站买票的时候,绕道工商局找到郝胜超,说兄弟呀使出吃奶的劲儿,也要帮我把建筑公司的执照快办下来。临上火车,刘东升又用站前小摊儿的公共电话,分别打给程耀旗和刘东强,要他们盯住人保住宅楼的进展。

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倒半天汽车赶到岳父家里。

进门儿正看到岳父老秦一个茶碗飞过来,打在了翠花儿兄弟铁柱儿的头上,立时鲜血直流大包鼓起,父子俩正吵得不可开交。铁柱儿嚷嚷着要复课考大学,老秦撅胡子瞪眼地让他子承父业干建筑。刘东升一去,又给了老秦一个活生生的说辞你看你姐夫大字不识,不也挣大钱了么?也不知这话是揶揄还是夸奖,反正刘东升脸不更色心不跳。当了回和事佬,这才把自己的来的目的告诉了岳父。

三天内老秦熟人托熟人,辗转三四道关系,终于通过一个叫做老曲的人联系上了当地粮食储备库。

新粮入库旧粮腾地儿,还真有大量的粮食要卖出去。干净干燥加饱满,粮食品质自是没的说。刘东升问好价钱,和永旺叔通过电话,算一算利润比较丰厚。就马上让家里把十万块钱打过来,请老曲联系粮库和运输车辆。四天后,带着三拖挂车粮食浩浩荡荡开回关内。

刘东升一个猛子扎到黑龙江,连来带去没十天,三车粮食就运到了铁佛村。

粮食卸在铁佛寺广场,每卸一层粮均匀地往上面撒一遍水,以提升因水分蒸发而损失的份量。晚上趁没有人的时候,狡黠的老哥儿又推来几推车沙土,星星点点地扬进了粮堆里。几车土就是几车粮,只要比例不大就不会出事儿。

打发走东北的车辆,又重新雇用佛城的车装车,以掩盖粮食来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青浦云悠 不会真有人觉得有钱不快乐吧 龙背上的训练家 我自幽冥路过 斩浮屠 从斗罗村民开始 异界平平无奇修仙记 逆天大叔 大道玄元光 林小北的游戏赚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