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似箭如梭

幼稚(1/2)

目录

当我多走几步坚持把调查做完后,也算是舒了一口气。

题目选项设置的有点问题,访谈的时候说得也有点偏离。五花八门的回答,价值观的各种碰撞。说几点有意思的回答吧,问卷题目选项里面有个炫富渠道的选择“现实生活型炫富”、“网络展示型炫富”和其他(请填写)。

结果若干同学莫名其妙地填了吹牛假装型炫富,无形装逼型炫富…

有个开放式的问题—你见过的大学生炫富方式有哪些?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收上问卷来看回答,什么乌七八糟的都来了,正常的有炫财产炫包炫车炫穿戴的,不正常的有炫父母炫干爹炫富婆女朋友选土豪同学,形形色色,不得不服。

还有个“有意识炫富”和“无意识炫富”问题,后来被韩山移不经我的意见给改了,改成了“有心炫富”和“无脑炫富”,感觉挺接地气的,结果填的时候真特么不严肃,几乎全填了后者(怎么可能呢),就成了无效数据了。

我把调查结果简单地做了一个文档,后面的事就基本交给商心碧、汪思芝和韩山移了,分析结果找几条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写出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来我的任务是搞定了,不过我还是在写炫富现象产生的原因上给了一点参考性的意见,炫富现象大可以提到社会风气,小可以涉及个人价值取向,不大不小可以牵扯到媒体舆论引导,当然这三者都会有联系,照着这种联系写结论也能写得紧凑些。结果我这一说,t出了大事了。

那时候学校大通社比较忙,我基本把芙蓉学子交材料的事忘了,几乎都交给汪思芝他们了,我放心他们三人去搞,三人行,互为师,三个人讨论着写也出不了乱子,结果到最后交材料三个人也没跟我说一声,也不提醒我看一下,听听我的意见也好啊,也省得我跟着吃教训。

我也料不到这三人马上就给我摊上事来,大炮朝着总设计师的路线适应性问题,居然在结论里批判了“先带后”的理论是错误的,不适应了,居然把小部分富起来的人的骄躁炫富、为富不仁带坏社会风气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理论不再适用了,被错误沿用了…简直是奶衣服!你能不能不把我们平时闲聊的东西摆在台上讲啊?你以为全中国就你们三个是明白人啊,瞎说什么大实话呢。我站在最广大屁民的立场上告诉你们别再作死了,作死也别带上我啊,将来要是出了偏差,是要负责任的。

不到一天,学工办的谷博老师就通电全院,点名我这个组长(负责人)去他办公室,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难道最近我不留名扶老奶奶过马路闯红灯的事还是败露啦?我满怀期待地来到办公室,刚敲门进去,谷老师就把我臭骂一顿。不分青红皂白,他拿着我们组交的材料往桌子上就是一拍

“叶娄云,我说你也太幼稚了吧,话能乱讲吗?材料能乱写吗?不是有规定范围限制吗?你也算一个成人了,做事难道就不想后果吗?脑袋发蒙了吗?书念蠢了啊,敏感问题还写在纸面上,你知道多危险吗?要不是我检查到了,给你们的材料交到学校去审核,估计整个学院都要被批评,你脑袋短路受处分别连累了别人啊。我也是党员啊,差点被你害死了你知道不?看你平常也是一个积极的学生,自己去反省一下,写个3000字检讨。然后如果还要做那个项目,自己尽快在一天内重写材料,该删改就删改。其实有些地方还写得不错,归纳得也很合理,比如炫富者期待用自己的物质财富来吸引他人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哪怕是愤恨的眼神,只要能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或地位,得到他人的关注,感受成功,获得成就感,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即可。把拥有物质财富视为自我价值的体现,把炫富看成自我实现的路径。导致‘炫富’的主观因素,是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的不成熟,归纳得不错,很精彩。还有一段提及媒体对炫富现象的渲染也很简明扼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能提取万物本源 狂蟒之灾 哈利波特之墨色尾羽 我欲修仙问苍天 快穿之戏精小祖宗吃瓜日常 溺在海底的心 覆陈 我家后山有条龙 封印全球 开局和郑耀先结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