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贞观骇浪

第十四章 冯盎长安行终(1/3)

目录

三天后太子李承乾带着皇宫里整理出来的奇珍异宝清单来找冯盎,太子的态度很恭敬,但冯盎并不想跟他有太深的交集,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交给他一份拍卖会具体实施的流程,提醒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将他送走了。太子身边并不缺能人,流程写得这么详细,他自己能看懂,身边的人也会从旁协助他。

冯盎现在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去拜访谁,时间到了就向皇帝陛下告别回岭南去。现在很多长安的权贵们在骂冯盎,李世民将冯盎体恤朝廷,捐献大批钱粮的事大肆宣扬,长安百姓人人皆知,赞叹冯盎是位好官的同时大骂长安的权贵不是东西,权贵们顶不住压力,也只好纷纷跟着大出血。冯府不时有臭鸡蛋,烂菜之类的扔进来,冯盎也忍着,大门紧闭,自己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反正就是不冒头,你们爱怎样就怎样。

整整在家里窝了十天,风头也过去了,冯盎也不得不出门,今天是拍卖会开始的日子,这是自己搞出来的事情,心里也很想到战场去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冯盎坐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看着拍卖现场,他已经完全惊呆了,大唐的豪门大户是真的有钱啊,一个珊瑚竟然能卖出十万贯的价钱,一车香料也能卖一万贯,自己带了一百车过来,那岂不是单单香料就可以收入一百万贯。冯盎在心里初步估算了一下,整个拍卖会有那么多东西要卖,这次应该可以收入八百到一千万贯之间。这是多么恐怖的数据,仅仅一场拍卖会,收入竟然连整个大唐一年的税收都比不上。

李世民也坐在一间房间里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在为即将获得的财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恨上了这些豪门大户,一个个都那么有钱,就朕最穷,整天都在为钱的事犯愁,你们一个个的也不肯拿点出来支持一下朕,真是气死人了。

这又能怪谁,大唐的赋税制度如此,权贵们都有特权不用纳税,赋税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百姓,经历隋末之乱以后,如今人口凋零,一年也收不上多少钱这样下去,富的人只会越来越富,穷人始终是穷人,根源还是在朝廷的制度上。

拍卖会还没有结束冯盎就回去了,继续看下去也没有多大意义,自己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了。只是回来没多久就收到李世民的召见,李世民应该也是提前回来了。

冯盎来到丽政殿,“不知陛下召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招招手,示意冯盎坐下说话,“冯爱卿,拍卖会你也去看了吧?”

“回陛下,微臣刚刚从拍卖会上回来。”

“以你的估算这次拍卖会朕能收入多少?”

“应该不低于八百万贯。”

“那你知道现在朝廷一年的赋税收入有多少吗?朕告诉你,不足四百万贯。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朕和大臣们努力一整年收入还不及一场拍卖会收入的一半。我大唐的世家豪门以及权贵们都比朕这个皇帝有钱,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

“陛下,臣没有办法为陛下解决这个问题,臣就以冯家为例子讲一讲,或许会对陛下有所启发。臣的家中走两万左右的佣人,良田无数,一年的收入不少,而且这部分收入是不需要纳税的,我冯家还有不少生意,一年的收入就更多了,这些收入也不需要交税,长期积累下来,这钱粮自然就多了。长安以及各地的世家豪门权贵情况应该跟微臣差不多。”

李世民低头着头走来走去沉思起来,他要弄明白为啥会这样,大唐明明有钱,可朝廷为啥会这么穷。过了好一会,李世民才重新坐下,“冯爱卿,朕大概知道怎么一回事了,他们一年的钱粮收入多少就是多少,不需要纳税,累积下来就形成巨额的财富。朝廷的收入取决于大唐的人口数量,收上来的钱又要花出去,自然没有什么积蓄,可要怎样才能从他们手中收些钱粮呢?拍卖会是可以,但朕哪有那么多奇珍异宝天天开拍卖会,终究得想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镇仙图 猎人中的忍者 翊唐 女友突然爆红怎么办 宫花事 在漫威世界点满防御力 玛法法神传 精灵史前一万年 快穿人生导师系统 金光之身为金雷村民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