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缩小求生

四月的天(1/3)

目录

动物的异常让人们早已有些察觉,但现在通信不是很方便,除了一些官方大肆宣传的消息,其他消息大家都知道得慢一些。但大家也慢慢察觉了这些异常。上山打猎的人也少了很多。

苏爸让苏爷少上山布置陷阱,太过于危险了。各家各户也在空闲时间把围栏之类的地方加固。开春还有不少人家扩建房屋,经历一个冬季,不少家庭房子有些不够住。

北方来的商队留了一些人在兰山,陆陆续续又有不少其他地区都人迁来。兰山很好的包容了他们,树林间又建起一栋一栋的小楼房。宋毅就留在了兰山,宋毅的父母在大洪水时为了抢救家里的财务不辛离世,和宋毅一起留下的还有他的哥嫂。好在两兄弟都是吃苦能干的主,宋毅有一门做小吃的好手艺,在兰山开的小吃店很是火爆,而他哥哥宋刚电工不错也很快在兰山立足,在山坡上起了一栋小房子。白墙红瓦很是好看。

好在有好些科技复兴,苏家又添了不少新家电。滋滋啦啦的收音机,一个房间大的冰箱,买了几张电褥子,没有那么冷的时候还能撑撑,还有一些取暖器热水袋,去年冬天可是把大家冷怕了。看着这些东西都眼睛发光。

柯妈买了不少厨房用品,炖汤的锅,电饭煲之类的,柯妈感叹用起来可真的方便,终于回到了现代生活。这些东西带给人们是生活质的提升。

通讯要恢复的消息也被到处的居民谈论着,柯妈倒是很记挂这件事,自己的老母亲和亲友都在远方,不知道状况。经历了这么多,自己只在大洪水后联系过一次,后来通讯断了就了无音讯了。大家都在期盼着能联系到自己的亲朋好友。

苏奶为了支持苏咕的手艺事业,初春抓紧种了一波小麦,磨出的面粉给苏咕练手。而苏言的日子就非常不好过了,为了稳定社会的秩序,兰山的学校已经在积极的准备开学,苏言的年龄和户口已经报了上去,柯妈不知在哪里弄到了一些书,每天要求她背知识点。

现在气温很不稳定,拥有漫长的冬季,冬季的气温非常冷,学校实施的是一年一学期的制度。冬季学生基本都呆在家里。同时农民也响应号召,种植的农作物尽量种一年一收,早收多种。

苏奶属于每一种农作物都得种一些,好在现在人们变小,种得少也够吃。蚕豆已经在地里开着紫色的花朵。豌豆的长势也很不错。兰山有居民种了一片一片的油菜花,黄黄的在山间煞是好看,路边还有不少遗漏的开在枝繁叶茂吸引着蜜蜂。

“妈,你看我的肱二头肌。”苏咕勒紧自己的衣服,勾勒出手臂肌肉的线条。她现在可是知道为什么另外两个糕点房学徒是男孩子了,这最开始的揉面都让自己累得每天手臂酸痛。苏咕险些有些后悔选这门手艺,但每次陶师傅做好的糕点出炉时的香味都让苏咕魂牵梦萦。那种甜蜜混合着面包的香味仿佛沁入苏咕的身体,让苏咕觉得自己也是刚出炉的面包。

有意思的是,虽然陶师傅不让苏咕干苦活,但仅限于搬面粉搬货物这种活,不论是揉面还是一些打发的活,陶师傅的要求都很高。每个人都从一个小的方面开始学起。杜文和杜晓就是苏咕的学徒伙伴。他们是一对双胞胎,虽然张得有点不像。作为杜晓的弟弟性格活泼,而哥哥杜文则内敛沉默一些。杜晓倒是经常和苏咕搭话,熟络起来后和苏咕吐槽哥哥的沉闷。

两兄弟要比苏咕年龄要小些,却也过了成年的年龄,想着学成后去另一个山头开一家兄弟面包房。苏咕觉得倒是很有良心,不抢师傅饭碗。

“苏咕,尝尝。”陶师傅拿出一屉新烤出来的面包,这是第一次苏咕在没有师傅的指导下烤出的面包,是最简单的小餐包。苏咕拿着厚厚的棉手套,拿了一个表皮棕红的。

“再尝一个师傅做的,有什么不一样。”陶师傅把桌上藤条篮子推向苏咕,篮子里放着的是自己做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御世修真录 闾山仙传 诸天万界从海贼王开始 守墓天兵 我在火影创造克苏鲁 收藏之小白地摊经营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光仔今天还好吗 神之修复 三界最后一头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