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第三十一章 癫狂的顾元娘(1/3)

目录

柳学鸣在七爷爷家说了要建学堂的事,七爷爷激动的脸都红了,建学堂是这他一辈子的遗憾了,本以为要让子孙来完成了,如今沾了那顾家丫头的光,自己咬牙也要再撑两年看着学堂一步步起来才能安心地走。

柳学鸣也是一脸感慨,他们柳氏商量了十几年的事儿,就这样办成了?顾氏一个妇道人家倒是比村子里的老爷们儿更大气。他一定要尽快将东西都置备齐了争取明年开春就能让孩子们上学,若村子里谁家再有意见,看自己怎么收拾他们!

翌日,一大早起来天便黑压压的,估计又是一场大雪,柳学鸣不敢耽搁时间,吃过早饭便又敲响了打谷场的铜锣。

“村长,你是不是在家闲的慌,动不动就敲锣,我们还在家睡觉呢!”柳四婶钱氏抱怨道,这么早起来一会儿又要饿了!

“钱氏,就显你了!一遍站着去!”七爷爷中气十足地训斥着她。

“一天到晚的净找事!”钱氏小声地嘟囔着,她也就只敢仗着嫂子的身份跟村长顶嘴。

等了有一刻钟,期间柳学鸣又敲了几次锣,见人来的也差不多了,便不再等了,没来的人家都是村子里的刺头,他们不愿来,他柳学鸣还懒得搭理呢!

“今天说的是一件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咋九弟妹又怀上了,村长是要请大家吃酒吗?”不等柳学鸣说完,钱氏打着哈欠接话道,“就是吃酒也不用敲锣打鼓地召集大家伙儿来说吧。”

“钱氏,你哪来那么多话?一会儿喊你男人来我家一趟!”七爷爷知道这钱氏是个混不吝的,在村子里也就自己说话她还知道怕。

一听要喊她家男人,钱氏缩了缩脖子,往后退了退,闭上了嘴。

“这顾家的三闺女,大家也都知道,以前大家还议论过人家。昨日那顾氏拿了银子要给咱们村建学堂,这学堂要是建成了,孩子们就不必走十里路去大庙村进学了。”柳学鸣越说越激动,“我跟七叔商量过了,咱们这打谷场是最好的地方,咱们辟出一半的地方用来建学堂,大家伙儿有什么意见尽管说。”

村长还没说完下边站着的村民便开始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时不时有人回头看站在最后边的李氏。

“打谷场是大家的地方,你们用来建学堂了,我们怎么晒粮食?”姗姗来迟的裴癞子的婆娘孙氏先发了话,她家又没有孩子要上学。

“嗯!你说得对!还有人反对吗?”柳学鸣扫视一圈,见还真有几个人蠢蠢欲动,接着道,“谁要是反对,咱们就把打谷场分一分,得了地的子孙后代都不许在学堂上学。”

这下那几个人也安分了,虽然他们现在没有孩子要上学,可等有了孙子重孙还是在村子里上学更方便。

“现在是和大家商量,若是大家都没意见,便这样决定了。”七爷爷看大家只小声说话也没人提意见,便高声说道。

“孩子们去上学还要交束脩吗?”柳家的柳成林问出了疑问。

“这是自然的,人家出的银子只是用来建学堂的,请先生的钱还是要咱们给的。”柳学鸣解释道。

听得此话有人点头,有人撇嘴。

“这束脩要交多少?”又有人接着问。

“这个还要请了先生才能决定,最少要够先生的月钱。”柳学鸣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接着道,“一个先生的月俸是一两半银子,具体跟先生商量好了,再召大家来说。”

柳学鸣说完,下边村民又开始交头接耳。

“谁还有什么要说的?”见没人再问,七爷爷再次出声。

“七叔,我想说两句。”李氏站了出来。

七爷爷点头示意李氏继续。

李氏清了清嗓子,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场合说话,她内心还是很紧张的,“我家三娘新寡归家,出了这个钱建学堂也是于人于己都方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之龙套生存手册 汉末纵横天下 太子妃说要休夫 从斗罗火影开始全球轮回 我再也不鸽了 广濑康一上窜下跳 请叫我超人吧 太傅大人三分甜 道曾离 诸天道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