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流微澜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尼布楚改约》(1/2)

目录

时任镇守盛京等处将军庆祺代表清朝廷,到东西伯利亚总督驻地,与穆拉维约夫展开谈判。除提出双方边界重新回到《尼布楚条约》所约定双方边界外,清国要求俄国把已经进入清国领土的所有俄国定居点全部拆除,俄人限期离去;待俄国履约之后,清国将交换占领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军港并释放俄国俘虏。

俾斯麦一直派人探听谈判过程。得知清国居然只是要求恢复《尼布楚条约》——花了那么大的战争成本,好不容易逮住个机会,怎么能就这么饶了俄国人,起码也得把俄国人轰回中亚去吧。不过庆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了事的想法,按照朝廷给他的底牌谈,而且看起来收了穆拉维约夫不少钱。

俾斯麦思来想去,只能通过恭亲王奕?向咸丰帝旁敲侧击,暗示皇帝尽量提高要求,扩大在东西伯利亚的占领。不过,清朝廷对边疆直辖地区的态度,基本是羁縻制度,管得越宽,赔得越多,导致对扩张没什么兴趣。所以俾斯麦的小动作,在奕?这一环节就被打住了。

眼看着打击俄国的大好机会就要失去,俾斯麦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天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这天,伍秉鉴之子伍崇曜来访。

此时,原来广东十三行都已经转型为职业投资者,俨然远东最大的职业金融资本家集团。俾斯麦在东南、中南地区的新工业计划,很大程度上需要这些金融资本家的资金。伍秉鉴在十几年前去世后,伍崇曜成为整个集团的新领袖,所以俾斯麦与伍崇曜关系很熟稔。

俩人聊完投资合作之后,俾斯麦顺口提起在东西伯利亚的事,抱怨花了大代价,却拿不回好处。

伍崇曜是个生意人,也是不做亏本买卖,他倒是很理解朝廷,

“那种苦寒之地,还得派兵驻守,给出去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啥也拿不回来,朝廷自然是不感兴趣的。”

俾斯麦不同意了,高声说道,

“那俄国人为什么要去?还越做越大。他们在那边搞的貂皮、熊皮、鹿皮、狼皮,在清国和欧洲卖的很好,给俄国人赚了不少钱,卖给清国一年有三十万英镑,卖到欧洲……”

“三十万英镑?”伍崇曜失口打断了俾斯麦的话,“这可是笔大钱。”

俾斯麦愣了一下,也点头道,

“对啊,是笔大钱。扣除本钱也能养好几万兵呢。”

伍崇曜来了兴趣,

“您说要是我们愿意出钱,朝廷愿意帮我们去弄毛皮吗?”

俾斯麦皱皱眉头,也轻轻点头道,

“没准儿这是个机会……”

第二天一大早,俾斯麦带着昨晚上跟伍崇曜做的方案,去拜见奕?。方案的核心,是伍崇曜愿意每年向朝廷贡献二十万两银子,资助东西伯利亚防务,并以合理价格收购外东北的各种毛皮。

奕?本来也已经被俾斯麦说服要开拓外东北,只是苦于朝廷财政不足,所以按下了俾斯麦的请求。但现在有人愿意掏钱,他的劲头也上来了。他找来了几个军机处的心腹,商量了下这个方案。修改了几处之后,当天晚上这个方案就放在了咸丰帝的案头。

经过俾斯麦的反复游说,朝廷对俄国以及俄国在欧洲的角色、关系、野心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现在有钱有需求,朝廷也就跟着重视起来。一场朝议之后,清朝廷下定决心修改《尼布楚条约》,向东西伯利亚地区派遣驻军,由伍崇曜收购当地产毛皮和其他资源的费用作为军费。

俾斯麦顺势往进驻外东北的清军中塞入了大量德军顾问,又少不得给在东南的德资武器企业拿了一些武器订单,然后又要了俄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军港作为德军在西伯利亚的驻泊地。俾斯麦的算盘是,一方面切断俄国在远东的收入来源,一方面撺掇清军与俄军在远东对峙,以减轻德国在欧洲的军事压力,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农村凤羽格相亲记 吾儿皆是大魔王 穿越成皇 修仙她全靠苟 斗罗之战争天使 斗罗大陆之开局古之恶来 全世界都在等我们离婚 清穿之福晋一心想失宠 重生之请唤我女王陛下 芙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