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弟

第六十五章用香料搅动棋局(2/8)

目录

帝开放了海禁,但朱棣死后十几年里,海禁逐渐又变得严格。到后来,香料等外来进口货物只能够通过官方朝贡贸易形式流入境内。是以香料在民间逐渐成为供不应求的奢侈品,多为宫廷权贵使用,香料的价格在中国也十分昂贵。

就以胡椒来说,其原产地苏门答腊内,一两银子可购置百斤,印度柯枝稍贵一些,即一百斤的胡椒值白银两二钱五分。而永乐年间,运到中国的胡椒,一百斤的胡椒价值白银二十余两,商贩的收入利润达十几二十倍之多,其他名贵香料就更不必多言,基本上都是暴利,可见禁海有多么的短视。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香料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不少商贩心动不已,这就刺激了沿海走私业的迅速发展,海商和海盗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随着官府执行能力下降,海禁政策越来越松懈,到了成化年间,走私的香料在进口贸易和明朝境内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在暴利的刺激下,大明沿海的海盗多如牛毛,严重影响了沿海城镇的安全。

同一时间,外国朝贡人员也通过夹带的方式走私香料,这种方式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后来更多的商人带着香料等商品,随着朝贡人员进入明朝境内贩卖香料。可以说,正因为朝廷实行愚蠢的禁海命令,巨额的税收白白流失。大明建国百多年,从来没有在香料贸易中获取过利润。

直到了弘治十八年,这种局面才被彻底的改变,从这一刻起,朝廷才从香料贸易中开始获利。就在这一年初夏,朱厚炜扬帆远航,重走丝绸之路。他率领舰队扬威海外,经过两场实力悬殊的海战,强大的新大明舰队彻底的征服了南洋各国,变相打破了朝廷执行的海禁政策。大明不仅重新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这个海上重要的通道,而且还在印度洋上获得了卡巴兰港,可以说完全掌控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随着山东青岛海港的对外开放,香料源源不断的从南洋各国输入大明,再加上四海商社的有力推广,香料逐渐成为了普通的调味品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随着消耗量的增加,香料贸易在大明再一次蓬勃的发展起来。

聪明的华夏人很快发现。,香料不仅可以作为调味品,用于食品上的加工,还可在酿酒、佐茶等领域发挥其特有的功效。虽然用于食物调味的香料自古就有,但大明如今的香料使调味品的种类迈上新的层次。除去占主导地位的胡椒,还有茴香、肉桂、藿香等多种食用香料,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相同食物的不同需求。

就茶饮方面来说,经过这些年的推广,茶饮已经十分普遍,在茶饮中加入香料调味也是一个极其文雅的创意,“藏茶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譬如著名的“经进龙麝香茶“,以白檀木、白豆蔻、沉香、片脑等配料,再加上上等的名贵茶叶烘焙而成,其制作流程颇为复杂,对香料的种类和用量都极其讲究。

如今在大明,酿酒师傅在酿酒的过程中也开始添加特制的香料,来增加酒饮的香气。主要常用的有木香、沉香、檀香、丁香等香料酿造美酒,甚至作为酿酒的酒曲来使用,各种酒方也因香料的加入而变得更加丰富。

朱厚炜这只小蝴蝶拼命地煽动翅膀,不遗余力的推广香料。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香料在食物和饮品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其味道本身的鲜香,最令人惊喜的是,这些香料与食物饮品的结合,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例如胡椒能“杀一切鱼、肉、鳖、蕈毒“,这就让人们的身心在健康安全的食品上体验到极致享受。

朱厚炜齐王府主导编篡的《本草纲目》上就有对胡椒、豆蔻、苏木等香药特性的记录。除了可以在食物方面“大展拳脚“,香料也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其实,唐代医书上也有相似的记录。如杜甫也曾在其《槐叶冷淘》中提及香药的使用方法“元日,与香药入锦囊中,渍酒而饮,曰屠苏酒,可避瘟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炼体三千层 诸天一道 绝地在漫威 御兽诸天 斗罗之我觉醒了锦鲤武魂 我是阴阳法师 钱国富发财记 斗罗之我怎么就无敌了呢 世界知道你爱我 绝世唐门之创世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