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摘星匣子

44 展翅的海东青(1/2)

目录

“尤文(白大舅的字)不是说今晚约了人打牌吗?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李管家,去安排辆车吧?”魏公子跟徐委员就专业问题和男人的抱负正聊在兴头上,根本不想听这样敷衍的马屁。

白大舅尴尬的咧咧嘴,拍拍膝盖站起来,对徐委员抱歉的笑笑,随着管家出门了。魏家姨太太也嗅出味道,赶紧推说自己今晚要早休息,上楼睡觉去了。桃子一个人矗在沙发背后听徐委员和魏少爷继续讨论如何用金融市场远期交易啥的来抬高银价的办法。他听不懂,但是却越听越对魏少爷从事的金融行业产生了无限的憧憬。

1930年元旦伊始,魏公子接受南京政府的征召,加入了财政部,开始正式为徐委员操作“推高银价”的大事情。而桃子的姐姐杏子也怂恿动李医生、让弟弟上中学继续学习。当然,傍晚到晚上的时间,桃子必须出去找事做,打打零工。

只是这么一来,李医生家在周末的傍晚开始变得冷清起来。虽然来蹭医蹭药的病号并没有减少,但是大家都不能听到魏公子挥斥方遒的金融讲座和武玉环开心的时候瞎哼哼了。这本是这大杂院附近难得的雅俗共赏节目来着。虽然有时候,武玉环还是想办法翘戏跑到李医生家,也只能悻悻的坐在一边,对着炉火出神。

“武老板,我可是和你说,你这是不务正业。再这样下去,韶华年纪过了,你就成不了角了。”杏子现在也开始把武玉环当自家兄弟来管理了。

武玉环依旧呆呆的望着炉火,好像他能通过炉火看见魏公子一样。

李医生也用磕磕绊绊的中文嘟囔,魏公子现在进了政府,不得闲回来,生活变得了无意趣,他都快要长毛了。

孙爷爷是这个屋子里唯一一个持不同观点的人“魏公子这样的大才,平时闲了到这里说说闲话,本来就是浪费!你看,人家进了政府才一年多,这煤价、粮价、布价都明显掉下来了呀。这样的人才在这里打打嘴皮子,可不是‘海东青伸不开翅膀’吗?”

“是啊,连戏票价格也下来了。”武玉环叹息了一下,想想师傅对戏票降价的事情有多糟心,意识到这居然是自己崇拜的魏公子的责任,忽然有点接受不了。

“这多好,连我都去多看了两场戏呢。原先程老板和梅老板的要一块五,尚老板的要1块,现在都八毛了。”孙爷爷兴奋的敲了敲旱烟锅子。

杏子忽然插话过来“孙爷爷,就是啊,您老人家是不是把房租也降降?”

“啊?”孙爷爷最怕听见这话,赶紧假装家里有人喊自己,拍拍屁股,从门槛上站起来走了。

杏子得意的敲着面板“不说别的,这洋米洋面就是细腻。你看,我用这洋面蒸的馒头都白,好像小媳妇的脸儿一样。谁还买原先乡下上来那黑乎乎寡妇脸子的土面啊?”

“可是,那么乡下打了粮食怎么办?”李医生的中文忽然顺溜了,他问屋里还在发傻的武玉环。

武玉环翘起嘴角,露出狐狸精一样的神情,连李医生都觉得脸红。只是武玉环本人没有意识“是啊,他们怎么办?”

1930年开始,在美国滞销的洋米洋面大批量向中国进发。同时,由于“抬高银价”策略,很多外国银行的库房里囤积了大量的现银。国债发行顺利,很好的为南京政府对付冯玉祥、阎锡山他们的中原大战补充了军费。等战事稍平息了,银价又出现了回调下滑的趋势。这使得南京政府在担心还债问题之余,又担心刚刚才下降的物价很有可能出现反弹。上海的金融圈子游说魏公子鼓励白银出口。

但是这一记药还是过于温和。到1931年夏天,物价似乎真的又开始攀升了。各种不满和不安的情绪,从乡村卖不出粮食、卖不上价格,小农不得不把土地贱卖给地主,蔓延出城里的工厂开工不足、大家又面临百货腾贵的恐惧。这些愁闷,到1931年7月,终于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单挑王 九重虚拟现实 回声幽幽 完美之开局取下了弟弟的至尊骨 铜罗镇爱情 大佬成仙记 电影世界分身无限 因为太怕倒霉就全点气运了 超凡大航海 超品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