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如烟

第五章 二张(1/3)

目录

“哦,主公想招揽世家的子弟?”刘繇看着孙策,莫名的轻轻点头。

“嗯,先前忙着征战,江东世家都没有接触过,我想先招揽一些才俊,一来可解官员不足的燃眉之急,二来也是向世家们投递一个信号。”孙策认真答道。

“这就对了嘛。虽然投奔主公的人不少,但是大都是些莽夫。上阵杀敌尚可,治理江东还是要靠世家出力才行。”刘繇笑着说道。

刘繇的话,孙策有些不以为然。

世家的力量太强,已经足以左右孙策的政令,这是最让孙策气恼。

他确实需要人来帮他,需要有人来提醒他别犯错,但是他不需要别人来帮他定下决策。

流水的太守,铁打的世家。

这是江东流传的一句话,世家已经过于膨胀了。

如何对待世家,孙策不得不谨慎对待。

既恨他,又不得不用他,这或许是每一个诸侯都在思考和权衡的问题。

况且,莽夫又如何?

我就是凭着这群莽夫打下了江东!

当然,这些话孙策可不会当着一个世家家主的面说出来,他虽然大大咧咧,可也不是傻瓜。

其实,刘繇混迹官场多年,门生故吏众多,他就是建业最大的世家。

只是,刘繇兵败投降,虽然现在孙策没有与他为难,但是身份尴尬,若是向孙策举荐自己的门生故吏难免引来猜忌。

“要说这才学嘛,主公,你可知颍川二荀和彭城二张?”刘繇思虑良久,终于抬头说道。

“还请刘叔教我。”孙策谦虚问道。

“颍川二荀说的是荀彧和荀攸,这两人是叔侄,都有大才,其叔荀彧最为出众,被赞为‘王佐之才’。”

“彭城二张说的是张纮和张昭,这两人是兄弟,个个都才华出众,名声不在二荀之下,黄巾之乱时,举家从徐州迁到了江东。只是······”

刘繇顿了顿,见孙策疑惑地看来,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这二张虽有才干,可惜傲气也不小。不瞒主公,我也曾请这二人出仕,可惜人家看不上我。主公霸气无匹,大可去试试,若是不行,我再另外推荐些人才给主公。”

“二张”孙策沉吟了一会,感兴趣的点点头,“谢过刘叔,我明日便登门拜访。”

言罢,孙策便告辞而去了。

刘繇连忙起身相送,一直看着孙策走远,心里闪过了许多思绪。

其实,刘繇败给孙策,确实是真心服气了,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私心。

做不了一方诸侯,我还做建业最大的世家总行吧。

刘繇觉得自己刚才说的棒极了。自己这个读书人,二张尚且瞧不上眼,何况孙策一介武夫。

到时,孙策还得来求自己,那时,自己就勉为其难推荐几个自己的门生给孙策,也好在政坛上站稳脚跟,在江东也有自己说话的一席之地。

刘繇点点头,满意的转身回屋休息了。

当然,孙策也很满意。张家从徐州迁来,在江东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也许真能为他所用,打开江东的局面。况且,刘繇虽然被拒绝,但仍不否认这二人的才干,可见这两人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

江东百废待兴。

不仅官场上需要重新任免,让孙策的政令真正能在江东施行起来。

而且,军队的斑杂也同样不容忽视。眼下的江东军,有孙坚留下的老底子,有庐江孙策培养起来的新队伍,有刘繇的降军,有严白虎的降军,有王朗的降军,还有朱治的原班人马。可以说要把他们部变成真正归属孙策的兵马,在战场上能指如臂使,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次日中午,还忙着军制改革的季书就被孙策拉了出来。

“颍川二荀”孙策知道一些,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造梦天师 这龙珠有毒 九龙奇案录 幻想乡的琐碎日常 精灵大师从大胃王开始 无常府 农村丈夫 名侦探世界的警探 诸葛大力神级男友 不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