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笏剑曲

第九六回 武英殿曹印论法纪 紫禁城崇祯得良臣(3/5)

目录

见你们安然回来,且志向不改,可喜可贺。”

荆悝道“我四人在岭南曹溪,常去南华寺参拜憨山大师肉身佛像,发誓要像憨山大师一样,委身天下百姓之安危。”

“憨山大师?”曹印问道“他是什么人?”

“憨山大师是罗空大师的师父,他一生为天下苍生祈福,圆寂后肉身供奉在曹溪南华寺。在岭南,百姓都敬他高德,将他奉若神灵。”

“哦,原来如此,”曹印感叹道“名师出高徒,怪不得罗空大师一心维系众生之苦。”

荆非道“憨山是他自号,大师法号德清。”

“德清?”曹印大惊失色,我梦中的胖和尚不就是叫什么“德清”么?

3

次日一早,曹印刻意着装一番,手捧通天笏,激动万分地来到紫禁城内,由太监方正化引入太和门外,方正化道“大人自便。”说罢即自行退下。曹印慌忙拉住道“方公公,你不去通报,下官如何得见圣颜?”方正化道“皇上有言,曹印手持通天笏,可自由出入,侍卫不得阻拦。“又凑近曹印悄声道“皇上就在武英殿内,曹大人自去就是,何须通报。”

曹印动容,热泪夺眶,方正化走出十来步远,回头见曹印仍在原地不动,催道“曹大人还不速去?成败在此一举,切不可坐失良机。”曹印拜道“多谢方公公。”

曹印急忙忙穿过太和门,绕过太和殿,径直来到武英殿前长跪不起,口称“臣曹印叩见皇上。”有太监出来道“曹大人,皇上正等着你呢。”曹印慌忙立起,拭了悲泪,跨步进殿,匍拜长跪,山呼万岁。

崇祯见曹印虽面容清瘦,却精神抖擞,心中暗喜,赐座后道“曹印,先皇赐你通天笏,盼你为国进言,为君分忧,不想造化弄人,逼得忠臣流离失所,满腹才华陷入囵圄,你受委屈了。”

曹印悲心复起,痛哭道“皇上知臣之屈,臣死无恨矣!”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满朝大臣,无有能为朕分忧者。曹印,天下人都道你精通古今律法,今日有何良策献朕?”

曹印精神为之一振,倾身向前道“皇上,治国无他,唯法而已。”

崇祯帝眉头一皱,淡然道“大明律法繁而严,比之于历朝历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臣观历代律法,均大同小异,然有治世,亦有乱世,可见世之盛衰,国之治乱,不在法之多少,刑之宽严也。”

崇祯帝倾身向前“曹爱卿继续说,你说律法多少、宽严与国之盛衰没有关系,那我们还要律法干什么?”

“非也。先贤有遗训‘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所以,法能治国,律能安邦,是千古真义,圣王不必疑虑。臣的意思是,皇上欲要安邦定国,一要有良法,二要有良臣。”

崇祯为之一振“此话怎讲?”

“循天道之法谓之良法,敬律令之臣谓之良臣。良法,重百姓生死,求世间公义;良臣,守君臣大义,行圣贤遗训。民爱良法,欣欣然守律不犯;臣忠人主,谨谨兮执法如山。苟能若此,天下何来的动乱?”

崇祯帝大喜“曹爱卿,以你之见,我大明今日之乱从何而来?”

“历朝历代之乱,皆因律法废弛,政令不通。初时,法令颁出,天下皆知,民皆守之,而后偶有人小犯,官吏或因懒惰,或因徇私,或因小犯而不在意,或因怜悯而动私情,一旦不严惩这个首犯,刁民受惑,效而仿之,违律者愈来愈多,地方官吏必定左右忙碌,无暇顾及,致使有大量漏网者。长此以往,民心蠢蠢,作奸犯科者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常年积累,终至万万千千,今日大明,流寇层出不穷,正为此也。”

崇祯帝恍然大悟“是了是了,当年贼乱方起之时,本应一举剿灭,不给他蔓延之机,可恨杨鹤、吴甡误国,偏要搞什么招抚,不仅未能安抚住首恶者,反而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盛唐小炒 霹雳之儒门春秋 别样的传说 灵气苍岚 我下载了一个修仙APP 我在异界当牧师 温水煮三国 最强娱乐碾压 侠隐苍穹 快穿之红尘道